投資者關系
- 首頁
- 投資者關系
歐盟委員會在其保障措施復審中得出結論稱,2025年中國的鋼鐵出口量將繼續保持高位,并繼續對全球市場造成壓力,而不斷擴大的產能過剩將促使一些第三國尋求其他出路,并對歐盟造成進口壓力。
歐盟委員會本周早些時候確認,在12月啟動復審后,將對保障措施進行調整,自4月1日起生效。
歐盟委員會指出,自上次調查以來,一些繼續擴大產能的原產地——特別是東盟、印度、中國、中東和北非——在歐盟市場上的進口量仍然很高或有所增加。歐盟委員會表示:“數據顯示,產能發展與這些原產地對歐盟市場的進口壓力之間存在關聯。”
除了產能過剩,歐盟委員會還以其他國家的貿易保護措施(包括美國的關稅)作為調整保障措施的理由。
2024年底,貿易保護措施的數量超過前一年。除貿易保護措施外,土耳其、哥倫比亞和加拿大實施的關稅措施數量也有所增加,南非對一些鋼鐵產品實施保障措施,印度對板材啟動保障調查。
與此同時,美國全面征收25%的鋼鐵關稅。歐盟委員會補充道:“鑒于美國市場的規模和關稅水平,歐盟委員會認為,這一事態發展以及其他國家實施的額外關稅措施將進一步加劇鋼鐵市場的緊張局勢,從而增加更多貿易轉移到歐盟的風險。”
歐盟委員會的調查發現,歐盟相關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從2021年的78%下降到2023年和2024年的67%。長材產品的產能利用率下降幅度最大,2024年為61.3%,而2021年為74.7%。
2024年的消費量與2021年相比下降14%,為1.439億噸,但國內銷售市場份額僅從79.7%下降到79%。2024年歐盟行業利潤率為-0.4%,而2021年為9.1%。
2024年,板材的進口市場份額為25.6%,而2021年為24.8%,長材的進口市場份額仍為12.8%,管材的進口市場份額上升0.1個百分點,達到21.9%。
歐盟委員會認為,面臨最大進口壓力的產品是1A類—熱軋卷、4A類—金屬涂層薄板、7類—中厚板、21類—空心型材和24類—其他無縫管。
2021年至2024年期間,4A類消費量減少27%,1A類和24類平均減少17%,7類和21類減少7%。所有類別的進口份額都大幅增加。